别看大部分的双日促销不起眼,但它可是每个月的固定小爆发点,特别适合“低成本引流、轻量化促销”。翻译一下:小成本就能搞定一波销量,还不累!不论是新玩家还是老玩家都要找到自己的双日促销运营节奏。
时间:每月的**个双日(如2月2日、3月3日等)。
亮点:消费者在这天心情愉悦,特别爱买些小东西,比如快消品、低价服饰或者手机壳啥的。
Robin的小建议:
简单粗暴的折扣最管用:别搞复杂套路,直接“满5万盾立减5千盾”,让人一看就想买。
专注几个爆款:不要贪多,选几款热销商品,用低价吸引流量,顺便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。
社交媒体加把火:在TikTok或者Instagram上发布倒计时视频,配点幽默文案,比如“快来,不买今天就亏了”!
(和时间做朋友,抓住每一个小促销节点)
说到Payday,我必须要感叹一句:它就是印尼电商人的“月光宝盒”。每个月25日到次月5日,消费者刚领完工资,钱包鼓鼓的,买东西根本不眨眼。大件商品在这时候最容易卖出去,真的是“掏空荷包的一小步,电商销量的一大步”。
时间:每月25日 - 次月5日。平台payday促销一般集中在25-27号。
亮点:消费者普遍开启“买买买”模式,高客单价商品和家庭用品的成交率直接起飞。
Robin的小建议:
大件商品主场秀:像电视、空调、洗衣机这些大件商品,Payday就是它们的C位舞台!搭配分期付款(Cicilan),消费者根本挡不住。
别小看阶梯满减:设置“满200k盾减20k万盾”、“500k-50k”等阶梯式的规则,让用户越买越想买。别问为啥,问就是凑单有魔力!
Payday特供款:推出Payday专款产品或者是将2件或者多件商品打包售卖。逐渐对粉丝培养消费习惯,在“xx店,每次payday都有漏捡”的固有印象。
如果双日促销和Payday是日常小甜点,那这些大型促销节点就是豪华自助餐!销量和品牌双丰收,商家不能错过的黄金档。
节点 | 时间 | 流量高峰关键品类 |
---|---|---|
新年促销 | 1月1日 - 1月10日 | 家居、服装、电子产品 |
开斋节大促 | 3月1日 - 3月30日 | 家庭装礼包、服饰 |
独立日大促 | 8月17日 | 本地品牌、服装 |
双十一大促 | 11月1日 - 11月11日 | 所有品类 |
年终大促 | 12月1日 - 12月12日 | 清库存商品 |
除了常规的新年促销、开斋节大促、独立日大促、双十一、年终大促等重头戏,还有几个特别需要重点关注的“隐藏宝藏”:
双9大促(9.9)双9是继双11之后的另一全民购物节,特别适合大单品的清库存和促销。9月作为年度下半场的开端,也是许多消费者为年底采购提前囤货的好时机。
双十大促(10.10)双十大促的定位相对灵活,不同平台的玩法多种多样。对于新手卖家来说,这是一个低成本试水的好机会,可以通过这个节点积累复购用户和大促经验,为双十一大促预热铺路。
平台***每个平台的***活动,流量往往不输传统大促,比如Tokopedia的***通常会结合本地特色推出**活动,而Shopee的***则更注重折扣和支付优惠。这些日子,平台流量扶持力度极大,非常适合商家参与。